文 彭郁儒、叶锦祥 图 王泽玮
现在的Infiniti已经跟过去有所不同,尤其是此次试驾的Q50 2.0t,首度採用德国M.Benz供应的2.0升直四涡轮增压引擎之外,风格更强烈的运动化设计,整体条件与价位正好对上Lexus近期推出的GS300h,採用涡轮增压设定的Q50 2.0t对上油电複合动力技术的GS300h,两者会擦出何种火花?让我们一起来找出答案。
Infiniti Q50 2.0t旗舰
国内售价 199万元
平均油耗 13.3km/L
讨喜之处 充足的动力与安全配备,双萤幕散发强烈科技感。
遗珠之憾 少了换档拨片带来的乐趣
Lexus GS300h豪华
国内售价 209万元
市区油耗 18.8km/L
讨喜之处 不俗的动态反应与质感座舱,油电系统省油效能。
遗珠之憾 不够悦耳的引擎声浪
日前Infiniti推出的新一代Q50,不论外观设计、动力操控设定与配备阵容皆明显比过去的G35出现跳跃式成长,也让人感受到Infiniti想营造的科技感与运动形象。至于向来以豪华且舒适为诉求的Lexus,虽然GS车系推出的时间较早,但在2012年推出进化版之后,更为动感的外型加上多元的动力选项而再次成功营造市场话题。随着Q50车系的正式引进,两者不论车身尺码、价位与车格定位都被视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两部车的外型都运用大胆流畅与锐利的线条以凸显动感与科技化形象的同时,也因为前置引擎后轮驱动架构而强化了操控品质与驾驶乐趣。唯一较明显的差异只在于动力系统,Q50 2.0t为2.0升直四涡轮增压引擎,GS300h则为2.5升直四自然进气引擎结合Hybrid油电混合系统,两种皆是现今动力科技的主流,在这场售价同为两百万级具的日系豪华房较劲中何者能胜出?可以预期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评量。
涡轮增压与油电混合 谁出色
来自M.Benz所供应的2.0升直四涡轮引擎自然成为此次所有人瞩目的焦点,先前接触到这套动力系统时已经有深刻印象,而此次与Q50 2.0t的结合是否会擦出新的火花?面对GS300h的2.5升自然进气引擎搭配电动马达,哪一种动力型态有较为均衡的表现,这自然成为动力项目的评判重点。

涡轮增压与油电混合的不同设定,造就出截然不同的行路风格。涡轮增压展气势源自M.Benz的2.0升涡轮引擎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旗下所有车型中,我们对它的表现虽不感到陌生,但搭载于全新Q50 2.0t身上会产生何种变化,相信大家都非常好奇。就功率输出值来看,2.0升涡轮增压引擎能有211hp/35.7kgm性能实力已在水準之上,要推动一部1681公斤重的中大型房车并非难事,而实际上跑起来也确实相当轻鬆。首先将行车模式调整至「标準」设定,引擎与变速箱皆以展现舒适性为优先选择,起步后35.7kgm扭力虽在1250rpm的低转速便完全涌现,但却不会感到躁进,而是以温驯轻盈的态度呈现,让人相当易于掌控;随着速度逐渐攀昇,涡轮引擎预期会有的充沛力道开始全面涌现。将行车模式切为Sport,即便低速起步时并未察觉有任何差别,但只要重踩油门急加速,在低沉的引擎声浪伴随下,变速箱会立即降档以配合转速攀昇,更为敏锐的引擎与变速箱反应也化为一股让人兴奋的激情能量,当然,毕竟Q50的车身尺码与重量仍是不小的负担,加速力道并没有印象中那般强烈,但整体而言还是能让人得到速度的满足。

Q50所配置的七速手自排变速系统,于重踩油门时降档,其反应还算敏捷。电能发威好给力从帐面数据来看,GS300h的223hp最大马力优于Q50,但22.5kgm扭力则较不如对手,但实际上拜电动马达所赐,GS300h除了可以纯电力起步外,步调亦相当轻快,相较于Q50 2.0t更显轻盈,之后的加速力道也因油电混合设定而表现的相当线性,但随着车速与引擎转速的拉高,力道延展性与爽度则较不及涡轮增压的Q50 2.0t那般出色。上述是在一般模式下的表现,若切入Sport,一切开始出现非常大幅度的转变,仪錶板的能量錶瞬间换成转速錶之外,引擎出力也变得相当积极,只要稍稍加深油门,便可明显感受能量输出更扎实,所带来的速度反应不亚于Q50 2.0t的涡轮增压,但同样在加速后段的力道仍仍稍嫌不足;不过它提供了Q50所欠缺的换档拨片,让这具油电引擎在操控方面多了一分乐趣。下了山回到市区,油电混合系统的GS300h由于少了引擎作动,因此在路口等红灯时便显得相当安静,绿灯亮时还可能以纯电力无声起步,猛踩油门也能让引擎与电动马达同时出力,藉此获得敏捷的加速力,这种特性更增添油电混合的魅力。

GS300h则是配置CVT无段变速系统,相较于Q50有着更加平顺的驾驶感受。The Winner is──Infiniti Q50 2.0t动力方面,GS300h的低速起步较Q50来得轻盈,整体线性的表现也让人易于掌握;以豪华房车定位来看,GS300h于舒适与节能部分表现相当称职,但若以将範围涵盖到运动性与驾驶乐趣,Q50 2.0t更具爆发力并让人感到兴奋的加速感,较符合我们的期待。

东洋新势力谁当家?所有人都对这部Q50 2.0t相当关注,因为它是第一部使用M.Benz 2.0升直四涡轮引擎的Infiniti,不过在操控性方面,也不能忽略同集团Nissan R35 GT-R在技术方面的大幅跃进,Q50 2.0t是否传承了这些优良基因?答案就在杀过第一个弯角后见分晓。全新推出的Q50确实相当吸引人,线条运用极为大胆且流畅,蓄势待发的车身比例比这次的对手──GS300h要更加动感,而这样的视觉观感是否也会转移到底盘的机械配置与操控性?我们一上车就迫不及待的準备朝弯道里冲。车内的操作介面带有浓郁的跑车氛围,围绕着驾驶者的操作介面与控制檯,还有握感扎实的三幅方向盘,一开始的印象甚佳,随着车子高速杀进第一个弯角,悬吊强度还不错,避震器并不会软脚,车身侧倾角度也得到充分抑制,即便其轴距达到2850mm,但在这条多弯山路的表现跟驾驭欧系掀背车并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在逐渐掌握到整部车的驾驭特性后,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轮胎的问题也开始渐渐浮现。车上配置了225/55/17失压续跑胎,这个尺码跟211匹马力的2.0升涡轮引擎相当匹配,跑起来并不会拖泥带水,但胎壁较硬的特性在面对急弯与连续S弯时会出现较为显着的轮胎抗议声与微幅滑动,高速通过起伏与填补路面时也容易产生弹跳的情况,当然这些并不会对行进路线的掌控造成任何影响,不过路感模糊的问题仍存在,且悬吊也需要累积更多使用失压续跑胎的经验以找出最均衡的设定,让轮胎在保有乘坐舒适性的同时也能兼顾操控的驾驶乐趣。相较于GS300h,Q50 2.0t确实具备更强烈的运动性格,避震器反应虽比对手要来得更为强硬且支撑性够,但处理起伏及填补路面时的吸震表现仍有进步的空间,HEPS电子液压速度感应转向系统的辅助力道回馈及手感也希望可以再好一些。
软可以是另一种选择
相较Q50 2.0t的动感与强硬演出,GS300h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表现,油电混合动力与CVT变速箱提供轻巧与舒适的驾乘环境,当然因为较大的车身尺码及偏重都会用途的悬吊设定,让它在弯道中会承受较高的惯性与侧向G力,不过整体的运动性与转向控制却比预期要好。从车舱风格、座椅的包覆性、方向盘力道及悬吊,所有感受皆说明它是一部纯房车,并不会让人有想开快车的冲动,但实际上随着速度的逐步加快,较大的弯道侧倾角度虽在预期之中,但并不会无止尽的持续下沉,且透过方向盘的路感回馈会察觉轮胎的循迹性依旧相当高,只要掌握到这一项特点并更精确的选择最佳行车路线并控制好车速,信心会开始逐步递增。很明显的,就一部豪华房车的角色而言,GS300h表现非常称职,悬吊设定与动力输出之间有着均衡演出,即便偏软的避震器比较不适合拐弯抹角,但却拥有更悠闲与宁静的行车氛围,行经颠簸路面的抗震能力也相当优异,相较于Q50 2.0t的硬派作风,GS300h在操控这个项目反而更受我们青睐。The Winner is──Lexus GS300h从此次Q50 2.0t的表现可看出Infiniti企图心非常强烈,饱满动力与明确路感及稳定性确实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不过若要在操控与舒适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点,GS300h是可以好好参考的对手。
Infiniti Q50 2.0t 科技感与配备是主力
强项 双萤幕设计与多项安全配备
罩门 未配置换档拨片,座舱质感设计不及对手出色
短评 以该车价位配备已属超值,但质感则有进步空间
内装配备重点
双萤幕中控檯
电热座椅
主要安全配备
六具安全气囊
PFCW车辆追撞预警示
DCA车距控制辅助
IBA智慧型煞车辅助
BSI盲点侧撞预防
LDP车道偏移预防
360度环景系统
一坐进Q50 2.0t车内,首先吸引我们目光的便是採上下触控双萤幕设计的中控檯,将车辆设定与导航及影像做上下区分,操作时完全不会牺牲导航或影像的画面,此外亦配置多项程式,包含可观看G值的性能计量表与使用者设定功能,只要选择特定使用者,方向盘、座椅及空调等项目皆会调整至预定的位置。

双萤幕中控檯将车辆设定与导航及影像做区分,操作时相当便利。

多种行车模式带来不同驾驶风格,360度环景系统则有利于停车。除此之外,Q50另一个强项就是PFCW车辆追撞预警、DCA车距控制辅助、IBA智慧型煞车辅助、BSI盲点侧撞预防、LDP车道偏移预防、BCI倒车后撞预防等多项主动安全配备均列为标配,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一项极大的诱因。至于空间方面,前座因中控檯设计缘故,整体乘坐氛围未如GS300h来得有质感,就这个级距的标準来看,座椅包覆性稍嫌不足,但乘坐舒适性颇具水準。而后座在2850mm轴距设定下,虽然有着充裕的膝部空间,头部则受限于车顶线条而会感到些许压迫,但还不至于影响乘坐舒适性。

多项主动式安全配备是Q50特点,并可从中控萤幕选择各项功能开关。

依使用者不同,系统会将方向盘、座椅及空调等项目调整至设定位置。

在2850mm轴距设定下,后座有着充裕的膝部空间。
Lexus GS300h 质感与动感并具
强项 较对手多了换档拨片与质感座舱氛围
罩门 主动安全配备不如对手丰富
短评 不论座舱质感、空间及配备皆表现相当均衡
内装配备重点
换档拨片
冷热双前座椅
倒车摄影
主要安全配备
八具安全气囊
VDIM车辆动态整合管理系统
TRC循迹防滑控制系统
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
ECB电子式煞车控制系统
相较于Q50 2.0t,GS300h座舱显得较为出色,除了从中控檯延伸至扶手所营造的包覆感,皮质与木纹饰板亦营造出质感。座舱表现不俗,配备方面也颇具水準,举凡EPB、换档拨片、冷热双前座椅、后座出风口、卫星导航与倒车摄影等皆有配置。而安全部分,GS300h在辅助驾驶者的主动安全配备方面虽不如Q50 2.0t那般精彩,但VDIM、TRC、VSC、ECB等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仍一应俱全,被动安全部分也较Q50多了两具前座膝部气囊,整体表现仍有其水準。

相较之下,GS300h的座舱氛围较Q50来得更具质感。

透过旋钮调整,能带来不同风格的行路反应。

如滑鼠般的设计,让操作导航与车辆设定变得相当直觉。至于空间方面,GS300h与Q50 2.0t的乘坐舒适性在伯仲之间,不过GS300h的座椅也同样有着包覆性不足的问题,但GS300h聪明的运用了设计技巧,营造出跑车座椅的视觉氛围。后座部分,GS300h轴距虽只比Q50的2850mm多出50mm,实际乘坐仍可感受到彼此的差异,更充裕的活动空间让后座乘员享有更舒适的乘坐感。GS300h的行李厢于一般情况下有着451公升的容量,Q50则有着500公升的水準,在这方面Q50则较具优势。

换档拨片于操驾时,除了带来便利之外,亦提供一定的驾驶乐趣。

虽仅配置单萤幕,但倒车摄影与导航也一项不缺。

2855mm轴距较对手来得出色,相对带来更充裕的后座空间。The Winner is──Lexus GS300h两车于配备空间方面可说各有优缺,GS300h不论质感与配备皆在水準之上,反观Q50座舱虽不及对手出色,但整体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水準,而丰富的主动式安全配备,则是获得青睐的关键部分。
些微的差距
这个级距的进口车款,除了拥有优异的座舱质感外,于便利性及安全配备也都具有一定水準,其中于座舱部分,Q50未能从GS300h手中佔到优势,不过在配备项目则扳回一城。至于动力方面,涡轮增压引擎还是能较油电混合带来更具运动的反应;操控表现两者虽都相当优异,但GS300h仍有着较为均衡的演出。Our Choice:Lexus GS300h经过各项目评比之后,可以发现两者各有其擅长之处,彼此间的差异也相当些细微;Q50 2.0t在动力输出及操控方面虽然都刻意的强调动感与操控性,但整体而言仍不够均衡,很多地方可以处理的更细腻一些,GS300h在这方面显的比较成熟,无论是舒适性、质感与整体的动力效能,且配备部分也有较为出色的演出,综合上述特性,GS300h较受到我们的青睐。